亚洲经济动态(泰国)总第十期 20210810
泰国经济与中泰经贸合作
一、当前泰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受疫情影响,2020年泰国经济同比下降6.1%,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旅游和贸易出口是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去年,泰国仅接待了670万人次外国游客,而2019年则有近4000万人次游客入境泰国。2020年泰国外贸出口总值同比下降了6%。泰国政府去年推出了1.9万亿泰铢(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的一系列刺激方案,对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振兴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今年上半年,泰国财政部曾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估增长率调至2.2%,最近泰国央行则预测今年泰国经济增长率在-0.8%至-2.0%,主要是国内新一轮疫情严重,对泰国经济活动及旅游业皆带来直接影响。
泰国2020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成绩斐然。日本是最大投资来源国,总额759亿泰铢,其次是中国,投资额为315亿泰铢;第三是美国。2019年中国在泰国的投资总额约2600亿泰铢(约合85.6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当年在泰国630亿泰铢的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来投资的52%,包括矿产、机械制造、电子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项目及服务业,对服务业的投资比例最高,约占三分之二。全球经济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经济的快速复苏以及贸易增长,使得泰国出口从年初开始持续增长。2021年上半年,泰国出口1323.34亿美元,同比增15.5%;进口1298.95亿美元,涨幅26.2%。
二、泰国为改善营商环境,振兴经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贸易投资的举措。主要是:
(一)更加重视吸引外资。泰国新一波工业化的定位较高,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智能化、注重环保等是其主要目标。泰国投资委(BOI)出台了一系列自由投资政策和吸引投资的鼓励措施。比如,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企业允许外资拥有100%所有权,没有本地化要求和出口要求,无外汇限制等。在税收优惠方面,用于生产出口和研发的机械设备免原材料进口税,另有简化工作证、签证办理过程等非税收优惠。泰政府尤其重视加大东部经济走廊(EEC)招商引资力度。泰国政府提出兴建曼谷--罗勇府高铁后,决定在罗勇府建立经济特区。罗勇府参考了深圳特区的模式,从土地、税收、户籍等各个方面为人才和企业提供了优惠政策。泰国更加欢迎中国投资者。面向中国的招商引资目标行业主要是高附加值天然橡胶产品、机械设备、汽车核心零部件、电子产品及配件、医疗器械及零部件、火车、电车及轨道交通设备、飞机、航空设备及部件的生产及维修等。
(二)疫情之下,泰国为加速医疗领域投资采取了特别措施。如企业调整现有生产线用于生产医疗器材和物资的项目,企业可以享受免征机器设备进口税。去年这一优惠政策出台,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医疗设备,减免法人所得税,如生产医用酒精将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8年,生产医用口罩或其他医用器材所需的无纺布,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年限从原来的三年延长至五年。
(三)放宽制造业有关税收。凡符合EEC(东部经济走廊)的有关项目,包括医疗中心,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数字经济、自动化与机器人、航空与物流等,均可享受有关优惠税收政策。去年,总理巴育以国家投资促进委员会(BOI)主席身份,签署投促委最新公告,宣布全泰国所有府(共77府)都可成为“投资促进区”,不再局限于东部经济走廊或边境府经济特区。此公告表明,为振兴经济,进一步吸引目标产业集群在泰国落户投资兴业,全泰国所有府均被列为“投资促进区”,即凡属于泰国政府鼓励引进的新兴产业项目,不论在泰国任何地方投资,均可享受减免法人所得税、机械设备进口关税等优惠。
(四)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对半导体制造业投资提供更优惠政策:
半导体制造业:前端半导体,包括电子设计、硅晶圆、晶圆制造,可享受10年公司所得税减免。
后端半导体,包括晶圆排序、芯片组、组装、IC 测试,且设备投资额不少于15亿泰铢(约4500万美元),可享受8年公司所得税减免。如设备投资额少于15亿泰铢,享受5年公司所得税减免。
先进印刷电路板(PCB)制造业:包括柔性PCB或多层PCB,如PCB FAB、FA Lab、SMT、PTH、PCBA测试,且设备投资额不少于15亿泰铢,享受8年公司所得税减免;
印刷电路板组件 (PCBA) 的制造:包括组装、产品测试、包装和发货,且设备投资额不少于5亿泰铢(1美元约合33泰铢),享受5年公司所得税减免;如设备投资额少于5亿泰铢,享受3年公司所得税减免。
(五)重视RCEP的签署在对提升泰经济的利好作用。泰官方认为,RCEP将通过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以及改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来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区域市场,还将促进公平竞争,制定标准化的规则和法规,这些都有利于泰扩大增加贸易和吸引投资。
1、汽车业是泰国的主要制造业之一,近十年来亚洲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特别是东南亚汽车市场保持了较高增速,RCEP带来的汽车零部件关税降低将有效帮助包括泰国在内的汽车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2、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区域合作,增强连通性和供应链。“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RCEP可以通过协调跨境贸易和投资规则,加强软件的“互联互通”,两者具有互补性。
3、RCEP框架内,中国对泰国立即零关税比例为67.9%,泰国对中国的立即零关税比例为66.3%。
三、中泰经贸合作
泰政府复苏经济的有关举措、改善营商环境等努力,使国际投资者对泰国经济和投资前景保持乐观。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对600家外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96%的外国直接投资人表示2021年将维持或增加其在泰国的投资额。2020年,中泰双边贸易逆势增长7.5%。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与泰国贸易同比增长37%,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3%,进口同比增长31%。在中国与东盟十个国家中,泰国是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今年初,两国政府商务部门提出了在2021年内双边贸易额扩大至1400亿美元的目标设想。
(一)中泰双向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生态离不开数字经济。泰国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泰电子商务增长很快,增长最多的分别是食品业、化妆品和保健品等。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泰国的农产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泰国为把本国打造成水果大国,一直加强与中国的电子商务合作,以解决泰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泰国的电子商务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而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在技术和资金方面具有优势。泰方期待中国能投入更多技术和资金,以深化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助力泰国本地品牌和产品出口到中国乃至全球。京东、阿里巴巴都同泰方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据称,2020年,有300多家中国新采购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助销泰国水果。泰电商业务总值可能位于东盟国家之首。
(二)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东盟统计数据,东盟服务贸易总额已从2005年的2522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18年的7786亿美元;东盟服务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1125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4049亿美元,增长了近四倍;东盟服务进口总额从1396亿美元增长到3738亿美元,增长了近三倍。泰国是服务业较发达国家,中泰双方服务业领域合作互补性强、空间大,在许多行业均有合作潜力。双方货物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发展,需要双方增进金融服务、电商服务、销售服务、会展服务、运输服务、广告服务、律师和会计师服务、计算机及其有关服务、研究与开发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等,由此带来从事上述服务业务的企业和专业机构对接合作需求迫切,发展机遇增多。2019年中国对泰投资中三分之二是投资服务行业。可见其潜力。
(三)泰国与美欧国家的普惠制待遇将为我企业提供部分便利。东盟与美国没有经贸摩擦,东盟部分国家拥有美欧提供的普惠制待遇,东盟及其有关成员国与日本、印度等国实施了自由贸易协定。一些中国企业在泰国投资可绕开个别国家(地区)对华产品的贸易壁垒,分享东盟自由贸易政策。2019年巴育通过大选正式成为总理组成新政府之后,欧盟重启了和泰国的贸易协定谈判。泰商业部曾表示,今年有望重启泰与欧盟自贸谈判。数据分析认为,通过泰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降低关税将使双方的双边贸易增长3.4%,从而使泰国GDP增长1.6%。
(四)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中国快递企业拥有较成熟的发展模式。闪电达2018年在泰国开展业务,目前已有3500多家门店和19个分拨中心,遍布全泰77个府,订单量稳定增加,闪电达快递是阿里巴巴集团发起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主要投资企业,在泰国快递市场份额排名稳居第二。去年以来东盟维持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显得愈发重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快递产业是对抗经济下行风险的方式之一。因此,跨境物流、冷链物流将伴随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农产品贸易。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消费习惯出现变化,健康的即食食品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泰国有关企业正加大对中国农牧业和食品业的投资,特别是正大集团结合农牧、养殖产业链,推出了“从农场到餐桌”的战略规划,力求完善供应链、实现精准营销。
中国是泰国农产品最大的贸易伙伴,泰方认为,中国对鸡肉、猪肉、水产品和泰国热带特色水果等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泰农业部将加强推进产品出口工作,特别是加强开拓中国市场。泰认为,目前泰国农产品销售到中国的市场只局限在中国10-20%的地方,大部分城市并未覆盖,这类产品对中国出口的潜力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