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动态(东盟)总第九期 20210806


一、越南

(一)根据越南海关数据,越南2020年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达到356.9亿美元,比2019年下降9.9%,全年完成出口计划的90%。2020年,越南对欧美的服装出口额为31.2亿美元,同比减少4.258亿美元,减幅12%。2021年,越南纺织服装业力争使出口交易额达到390亿美元以上,比2020年增长10%。


(二)今年7月27日,越南国会通过《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议》提出的2021-2025阶段GDP年均增长6.5-7%、至2025年人均GDP达到4700-5000美元的目标。决议还提出有关实现“双重目标”,协调完善体制机制与改革经济增长模式、增长效率和质量,有效调动和使用各种资源,发展协调、现代的基础设施,推进科技应用,促进各区域联合发展相结合等15项举措。


(三)今年前7个月外商对越投资情况。今年前7个月有86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投资,其中新加坡以59.2亿美元的投资额领跑,占对越总投资金额的35.4%。据越南计划投资部数据,截至7月20日,新批、追加和并购(GVMCP)总额达167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88.9% 。外资项目到位资金达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新批投资项目1006个(下降37.9%),注册资金总额达101.3亿美元。从投资领域看,外商投资18个行业,其中加工制造业排名第一,投资总额超79亿美元;电力生产和配电领域排名第二,总投资54.9亿美元。再次是房地产、批发和零售业务,注册投资总额分别是11.6亿美元、6.31亿美元。


日本以投资总额25.4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投资总额的近15.2%,同比增长58.2%。新加坡和日本的投资资本以新型投资为主,分别占两国注册资金总额的81%和68.3%。


韩国排名第三,注册投资总额近22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13.1%,同比下降22.2%。随后依次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


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据中方统计,2020年越中双边贸易额达1922.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越南首次成为中国在全球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并稳居中国在东盟中的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越南的投资稳步增长。据越方统计,2020年中国对越投资位列越南吸引外资第三位。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关联。据统计,越南约1/3的电子零配件和约1/2的纺织原料从中国进口。这些来自中国的进口,为支撑越南电子产业、纺织业对欧美等市场的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马来西亚

(一)去年中马双边贸易实现逆势增长,达到1311.6亿美元,同比增长5.7%。中国连续12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继续保持东盟国家中对中国的笫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期,中方对马新增投资近10亿美元,同比增长22.6%。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马制造业最大投资来源地。


(二)据中方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累计172.6亿美元,投资领域更趋多元化,涵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装备制造、信息通信、数字经济等。据马方统计,中国已超越美国、新加坡等国,连续四年成为马来西亚制造业最大投资来源地。承包工程势头良好。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企业在马累计工程合同额5890.5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551.2亿美元,在东盟国家中名列前茅。


马来西亚在信息通讯、半导体封装测试、热带农业生产、海水养殖技术等领域具有优势,中国在这些方面市场需求大,两国在上述领域加强技术和产业合作有广阔前景。


(三)RCEP的签署将进一步助力深化中马经贸合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中马贸易产业链互补。RCEP所营造的高水平自由贸易环境将为中马贸易产业链带来更多融合和互补效果。以汽车业为例,近十年来亚洲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特别是东南亚汽车市场保持了较高增速,RCEP带来的汽车零部件关税降低将极大整合东亚地区,尤其是中马地区汽车供应链产业链,有效帮助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引领双向数字经济发展。RCEP的贸易便利化条款和电子商务条款将推动区域电商政策的一致性,降低跨境电商的经营风险,显著提升通关和物流效率,释放区域消费市场潜力,推动供应链与资源优化,中马两国都能获得更多机会。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生态离不开数字经济,这无疑将成为马来西亚乃至东盟和中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对马来西亚立即零关税的比例为67.9%,马来西亚对中国立即零关税的比例达69.9%,属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四)标准渣打银行2021年4月针对数十家中国公司的高层人员展开中国——东盟走廊调查,并于近日公布了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大多数中国企业把目光聚焦在东盟市场,其中,65%欲扩展业务的中国公司把马来西亚列为首要投资目标,借此拓展在东盟的销售及生产业务;72%的中国企业正把产品销售与出口至马来西亚;88%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3至5年,将对东盟的投资额增加至少25%。


调查报告显示,56%的受访企业认为,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东盟消费市场是中国公司进入东盟市场的关键因素;54%的受访企业认为,本区域的地方政府所推出的激励措施,以及对项目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的支持,颇具吸引力;另有51%的受访企业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落实,预料将吸引更多投资进入本区域,并将有利于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


调查报告也显示,受访者清楚意识到本区域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其中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或其他卫生危机(占70%),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与贸易冲突(占67%),以及经济缓慢复苏与消费者支出下降。


三、柬埔寨

 (一)据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理事会共批准了87个新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共计29.7亿美元。其中:中国在柬埔寨的投资约20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69%,是柬埔寨最大的投资来源国。柬埔寨本地公司的投资位居第二,占总投资额的21%。泰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对泰虽有投资,但均在5000万美元以下。


(二)柬埔寨内阁会议今年7月初审议了新投资法草案。柬政府指出,新投资法草案旨在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和可预测的法律框架,有利于柬埔寨和外国个人的投资,并以质量、效率和有效性来发展柬埔寨的社会经济。新投资法将通过税务优惠政策,鼓励厂商提供工人福利,包括购买厂车运送工人,建设工人宿舍、食堂和适当的用餐场所,有关费用将可被当成1.5倍开支抵扣利润税。有关新法规也提供税务回扣,鼓励厂商与当地学院合作,为工人提供在职培训。


(三)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柬埔寨经济正在逐步复苏,2021年有望实现4%的增长。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复苏充满不确定性。


柬制造业在经历急剧下跌之后,开始逐步复苏。电子产品、电器、汽车配件、自行车等新兴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部分抵消了服装、鞋子和旅行产品等传统制造业的下滑。今年前4个月,货物出口同比增长12.2%。其中,服装、纺织品出口在总出口额中的占比已经下降至45.6%。但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仍受困于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景气。尽管低端和经济型住宅市场仍富有弹性,但建筑行业和房地产业的下跌还在持续。今年前4个月,已批准建筑项目总额同比陡降41.5%。


2020年外国对柬直接投资微降至34亿美元。柬外汇储备增加至215亿美元。


世界银行认为,柬埔寨经济复苏的节奏与疫情变化和疫苗接种高度相关。如果当前疫情仍能得到控制,市场信心恢复,国内外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逐步改善,2021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4%。但如果疫情失控,导致反复封城和旅行限制,经济增速可能仅为1%。此外,出口产品和市场的高度集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柬埔寨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


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及相互投资近况

(一)2021年1-6月,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额达4107.5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2258.3亿美元,同比增长38.3%;自东盟进口1849.2亿美元,同比增长38.1%。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为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比中国与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贸易额多225.5亿美元。中国与东盟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比重14.7%,与去年同期占比持平。


(二)中国对东盟投资。2021年1-6月,中国企业对东盟投资68.1亿美元。其中,前三大投资目的国为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


(三)东盟对华投资。2021年1-6月,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56.3亿美元。其中,前三大投资来源国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四)工程承包。2021年1-6月,中国企业在东盟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27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4.2亿美元。按新签合同额计,越南、马来西亚、印尼为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工程承包市场。


五、东盟大多数国家疫情严峻,经济增长率预测被下调

世界银行预测缅甸经济在2021财年将萎缩18%左右;马来西亚今年经济增长5.6%至6.7%;柬埔寨今年经济增长4%。亚行将今年越南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5.8%。印尼央行将今年印尼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8%。新加坡政府预测今年经济增长在4%至6%之间。文莱政府预测今年经济增长0.8%至1.6%。东盟秘书处预测今年东盟经济增长4%,2022年将增长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