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动态(泰国、印尼、韩国)总第五十三期20250623


微信图片_20250626094237.jpg

   一、泰国

1,泰政府打击不合格进口商品。泰政府指出,由于全球经贸形势变化,非法和不合规商品涌入泰国风险提高,要求积极主动、提前做工作解决问题。对于国内市场销售商品,必须明确来源,确保公平的价格竞争。过去9个月,共查处3.9万起相关案件,涉案金额21亿泰铢,在网络平台删除1万余种不合规商品。查处代持企业案件857起,涉案金额超过153亿泰铢。泰政府将在三个月内整顿外国人利用泰国人代持的企业,包括旅游业,房地产,电子商务、运输和仓储,酒店和度假村,农业,建筑业。政府将研究修改法律,加大处罚力度。

2,泰国停止对光伏等行业投资优惠并强化本地生产流程审查以应对美关税。主要措施有:一是停止对供给过剩或易受美国及其他国家贸易限制行业的投资促进优惠,包括太阳能电池及面板制造,部分汽车零部件,下游钢铁行业例如长材制造,板材(包括热轧卷钢、厚钢板),多种钢管等。二是针对易受美国贸易措施影响行业,强化对关键生产流程的审查。如汽车零部件、电器、电子、金属制品与轻工业等。三是调整外籍人员聘用条件。若公司总雇佣人数达到100人及以上,必须至少雇佣70%的泰国员工。

3,泰国严查对美出口商品原产地从49种增至65种。泰国与美方协商后,将原有的49种对美出口须严查原产地的商品清单增至65种,共224HS编码。对于清单上的产品,美方要求提供明确的编码信息。

4,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正实施为期5年(2023-2027年)的投资促进战略:1.电动汽车产业(EV):全球电动汽车龙头企业持续扩大在泰投资布局;2.半导体与先进电子产业:以印刷电路板(PCB)为代表的新一波投资浪潮涌入泰国,涵盖晶圆制造、集成电路设计(IC Design)、半导体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3.数字产业:泰国已成为美国、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科技巨头的重点投资目的地,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和云服务等数字基建领域;4.未来食品产业:依托泰国企业在农业与食品加工领域的专业性和实力,投资聚焦食品饮料生产、食品添加剂制造、动物饲料加工、动植物油脂提取,以及农业副产品包装材料开发等领域;5.可再生能源产业:随着大型投资项目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激增,该产业重要性日益凸显。

5,泰总理紧急部署防范第三国商品借道泰国对美出口。要求90天内解决冒充泰国原产地商品对美出口问题。鉴于美方担忧第三国商品使用泰国原产地证书对美出口,泰国采取3种措施:一是指定外贸厅为唯一可签发对美出口重点监管商品原产地证书的机构;二是外贸厅将联合工业部工业生产厅等机构,对高风险商品开展工厂全面检查和出口文件核查;三是外贸厅已与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磋商,制定联合行动计划,将制定完善联合工作及检查规范,从而使美国海关接受泰方检查结果。

6,泰国交通轨道厅希积极参与新加坡-昆明铁路线建设。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泰轨道厅厅长率领泰国代表团访问重庆,考察当地物流体系,并加深对新加坡-昆明铁路框架下的铁路运输的了解。2021年老中铁路的开通改变了泰国和中国之间的货运模式。泰国和老挝之间的铁路货运量数据显示了显著的增长:货运量从2021年的2288吨增至2024年的63676吨。目前从泰国到重庆的铁路运输仅需四天,比海运两周多的时间快得多,这对于易腐烂和高价值货物的运输来说是一个高效的选择。

二、印度尼西亚

1,印尼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印尼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87%,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5.11%2024年第四季度的5.02%。其中,出口部分增长率6.78%。印尼将2026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2%5.8%

2,印尼政府计划通过印尼国家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重启煤炭气化项目,建设印尼最大的炼油厂。能矿部长巴赫利尔表示,政府将依赖国内资金和技术,不再依赖外国投资者。政府计划在南苏门答腊、东加里曼丹和南加里曼丹并行开发四个煤炭气化项目,并建设日产能50万桶的炼油厂及原油储存设施。

3,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印尼有能力实现8%的经济增长。信心来源于议会对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已准备好的各种经济政策和激励措施。与东盟其他国家相比,印尼仍保持着韧性和稳定的增长。2024年第四季度,印尼经济增长5.02%(同比),高于新加坡(4.3%)、沙特阿拉伯(4.4%)和马来西亚(4.8%)等国。2024年全年,印尼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03%。此外,印尼连续57个月保持贸易顺差,顺差额达310亿美元。为实现2025年增长目标,政府还将推出多项经济刺激政策。另一位高官表示要加快印尼经济改革,包括持续放松管制、为投资者提供法律确定性,以及以科技为基础的政府治理。他相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普拉博沃总统设定的8%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

三、韩国

1,李在明与五大企业集团掌门和六大经济团体领袖座谈,共商搞活经济方案。李在明表示,经济是民生的核心,企业则是经济的核心。政府积极支持企业开展营商活动,进而使企业为发展国家经济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政府妥善处理涉及企业和劳动的一系列问题,并打造公平的经济生态系统。韩国经济已不可能再依赖不公平竞争、特殊待遇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李在明指出,政府将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奉行实用外交路线,推进实用、灵活的贸易政策,全力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2,韩国国家竞争力排名全球第27较去年下滑7位。韩国企划财政部表示,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韩国在6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7,名次较去年下滑7位。具体来看,韩国的企业效率排名从第23位跌至第44位,大企业竞争力排名从第41位降至第57位,基础设施领域排名从第11位跌至第21位。政治不稳定性领域排名从去年的第50位降至第60位。另外,韩国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领域排名分别为第11位和第31位,较去年分别上升5个位次和8个位次。

3,韩政府今后5年将投入5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67亿元)预算,落实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时期提出的“将韩国打造成全球五大文化强国之一”的承诺。

4,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同中国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签署工作合作协议,商定携手助力韩国中小风投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两家机构商定推进多项合作项目,为计划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中小风投企业确保当地供应链,提供市场动向及政策信息。

5LG新能源将向奇瑞汽车供应46系大圆柱电池。这是韩国电池厂商首次与中国整车厂商签署圆柱电池供应合同。公司与奇瑞汽车签署为期6年的46系大圆柱电池供货协议,可供约12万辆电动汽车装载,业界推测合同金额可能超过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5亿元)。46系大圆柱电池容量和功率是现有圆柱电池的5倍以上,可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和性能。

6,多家海外投行上调韩国经济增长预期。基于新政府或将编制大规模补充预算,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趋缓等外部利好因素,海外主要投资银行近期纷纷上调对韩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高盛由原先的0.7%上调至1.1%,英国巴克莱银行从0.9%上调至1.0%,并将2026年预期由1.4%上调至1.7%。摩根士丹利将韩国今年和明年的增长预期分别由1.0%1.4%上调至1.1%1.5%。,韩国银行(央行)也认为经济基本面将逐步改善。美国关税的影响可能减弱,新政府的财政政策效果也值得关注。

7,今年前4个月,韩国农副食品对华出口额为4.53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方便面出口额达1.04亿美元,同比大增58.1%;饮料出口额为5600万美元,同比增加28.3%;人参类产品3200万美元,增加9.5%。(完)

8,韩国制造业GDP高度依赖美中等海外市场需求。韩国经营者总协会报告显示,韩国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GDP)高度依赖美国、中国等海外市场需求。按国家来看,韩国制造业GDP对美依赖度为13.7%,对华依赖度为10.8%,对日为2.6%,对印度为1.9%。与2000年相比,对美依赖度降低1.1个百分点,对华依赖度却增加了一倍以上。

9,韩国5月对华出口下降8.4%。其中半导体出口减少14.6%、通用机械减少13.6%、石油化工减少11.4%。产业部解释称,4月对华出口一度增长3.9%,而5月转跌,主要受到去年同期半导体出口好转的基数效应,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有关报告指出,韩国对美与对华出口同步出现8%左右的下滑,说明关税战对韩国出口的整体打击在扩大。由于韩国大量对华出口中间材料,而这些中间品又用于中国对美出口,韩方受中美冲突波及尤为严重。

10,韩国产业研究院发布2025年下半年展望报告指出,摆在下届政府面前的任务并不轻松。在美国加征关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崛起的“双重夹击”下,韩国主力产业和各大企业集团的前景蒙上了重重阴影。报告指出,由于内外需不振、出口环境恶化以及海外产能扩大等因素,预计汽车、机械、钢铁、炼油、家电、二次电池等产业将持续低迷。石化产业虽有所回暖,但复苏势头较弱,预计全面恢复要等到明年以后。韩国13大主力产业中,有8个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将同比下滑。尤其是汽车、炼油、二次电池、通用机械等产业,出口降幅预计将接近10%。除半导体、显示器和生物健康产业外,其余8个产业预计将出现负增长。这也意味着,国内就业和投资环境将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