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动态(韩国)总第二十八期20230106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高级咨询专家供稿
一、韩国2023年经济政策方向:克服危机提振经济。韩国政府公布“2023年经济政策方向”,认为今年上半年金融、楼市、民生等经济各领域会更加疲弱,并提出克服危机和提振经济双管齐下的目标。政府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增速为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5%。此外,政府将提供36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规模的贸易融资支持,帮助韩企扩大出口和承揽海外项目。
二、据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报告,去年韩国贸易逆差为47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统计显示,去年出口额为6839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额为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由此,贸易收支出现472亿美元的逆差。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132.6亿美元)以来,韩国时隔14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三、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首次突破300亿美元,为30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创历史新高。在通胀、供应链危机等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韩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则增加。产业部表示,得力于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外商投资支持制度的强化,以及改革规制,吸引外国投资金额创新高。实际到位的外商直接投资为180.3亿美元,同比减少3.1%。制造业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24.8亿美元,同比大增149.4%,为历史最高值。按国家来看,来自美国的直接投资为86.9亿美元,增加65.2%;日本增加26.3%,为15.3亿美元。
四、韩国力争到2026年成世界第五大出口国。尹锡悦表示,政府将集中一切力量,争取到2026年跻身全球五大出口强国之列。尹锡悦说,出口一直是韩国经济的压舱石、根基所在,克服当前面临的复合危机,也要从出口寻找突破口。今后的首脑外交将全面聚焦于促进韩企出口和“走出去”。
五、韩国出口额创历史新高,2022年首次进入世界第六位。
在出口不振和贸易赤字持续的情况下,韩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仍在扩大,在国际上的排名也在上升。2021年韩国的贸易额为1.259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八位,出口排名与2020年相同,排在第七位。贸易协会预测,2022年韩国的出口和进口额将分别同比增加7.1%和19.5%,达到6900亿美元和7350亿美元。贸协还预测,由于外部环境恶化,今年出口和进口额将分别减少。
六、韩智库: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性增大。韩国开发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受出口低迷的影响,韩国经济增长乏力,今后经济增速放缓的可能性随之增大。全球主要国家的通货紧缩政策、地缘政治风险长期持续、对华出口的减幅由-15.7%扩大至-25.5%等因素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出口低迷随之显现。受此影响,韩制造业持续低迷。另外,央行不断加息也使主要经济主体压力增大。韩国今年的经济前景不乐观,将是艰难的一年。首先,世界经济不景气,因此作为韩国经济核心动力的出口也将遭遇难关。韩政府预测今年的出口将减少(-4.5%),而受高利息影响,投资和消费正在萎缩。对于企业而言,成本上升,销售下降,因此没有什么余力进行投资。鉴于无法指望出口和内需,1%左右的低增长显然已成定局。
七、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减少拉低整体增速。韩国2022年前九月对华半导体出口减少,拉低整体半导体出口增速。据韩国贸协报告,1-9月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额为420.13亿美元,占韩国半导体出口总额的41%,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对美国(67.1亿美元)出口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6.5%。
八、第三轮韩中企业家和前高官对话在线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来视频祝贺活动举办。韩方表示,保护高新技术等新的贸易壁垒、国际纠纷、气候变化危机等是两国面临的全新挑战,过去韩中两国通过量的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今后两国有必要基于比较优势展开合作实现质的增长。两国代表发表联合宣言,内容包括早日完成韩中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推进韩中贸易关系趋稳;通过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促进两国合作;扩大在诸多产业领域的合作以提升经济合作质量;推动实现碳中和领域务实合作等。
九、韩政府发布旅游振兴五年计划,将2023年至2024年指定为韩国旅游年,争取到2027年吸引3千万外国游客,实现旅游业收入300亿美元目标。该计划还设立四大战略课题,分别是打造深受全球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产业创新;携手全民推动旅游业发展;创造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进而搞活地方经济。此外,政府计划到2027年将提供退税服务的商店增至4600处。
十、亚开行将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3%下调至1.5%。亚开行维持韩国2022年经济增速2.6%的预期不变。
十一、浦项制铁连续13年荣膺世界最具竞争力钢铁公司。
浦项制铁发布资料显示,公司连续13年荣膺全球钢铁行业分析机构评选的“世界最具竞争力的钢铁公司”。浦项制铁在环保技术创新、高附加值产品、投资环境等7个项目中获得了满分,综合排名第一。
十二、韩财政部绿皮书指出:高物价和出口不振恐致经济持续低迷,物价涨幅仍处高位,内需恢复速度逐渐变缓,出口和经济心理低迷,恐致经济增长放缓。财政部表示,为稳定物价等民生经济将全力以赴提升出口、投资等以民间为主的经济活力,全力管控国内外风险,继续努力改善经济基础。
十三、韩媒体评论认为,针对对华贸易危机,应凭借高附加价值服务攻克难关。从2022年的出口动向来看,韩国对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业绩都表现良好,唯独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出现停滞甚至减少。韩国2022年上半年因对华出口业绩不佳而大大拉低了整体的出口增加率,下半年出口增速更是直接转为负增长。对华出口曾是韩国出口的第一功臣,如今却成了拖累整体出口增速和造成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多数韩国贸易专家认为,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几乎不可能恢复到以往的水平。同时认为,中国仍是韩国经济离不开的重要合作伙伴。一直以来,韩国的对华出口能够得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与韩国企业当地投资挂钩的半导体为中心的中间产品贸易。韩国政府应与中国保持紧密的外交与商贸沟通,确保在中国的芯片生产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从长远来看,韩国政府应寻找不受美国技术制裁措施影响的产业,建立与中国合作的新格局。例如环保领域,包括新再生能源、绿色移动出行、智慧城市、智能农场等环保产业。中国仍有一部分高附加价值的消费品和服务领域向韩国企业敞开大门。医疗器械和保健等银发产业、婴幼儿教育、时尚、半成品菜、健康食品等符合最近中国消费趋势的品类也值得好好研究。
十四、约半数在华韩企去年销售额和利润均下滑。韩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受到中国曾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全球经济低迷不振的影响,约半数在华韩企的销售额和利润均下滑,经商环境恶化。韩国产业研究院携手大韩商工会议所北京代表处、中国韩国商会从去年9月至10月面向406家在华韩企进行经商环境情况调查。约60%在华韩企预测,受到中国政府的监管政策、生产成本上升、需求市场变化的影响,在华经商环境恐将持续恶化。至于敏感的对外环境变化因素,受访企业认为主要是新冠疫情蔓延、美中矛盾加剧、韩半岛局势趋紧。
十五、越南首次成为韩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去年韩国对越南出口额为609.8亿美元,自越南进口额267.2亿美元,对越贸易顺差342.5亿美元,首次成为韩国第一大顺差国。产业部官员称,越南正在崛起为跨国企业在东盟的生产基地,对越顺差一枝独秀,是韩国企业积极布局越南建立经济伙伴关系的成果。第二大贸易顺差国是美国(280.4亿美元),随后依次是中国香港(257.9亿美元)、印度(99.8亿美元)。中国2018年曾是韩国的第一大顺差国,目前已跌至20名以外。这不仅和中国政府防疫措施拖累对外出口有关,也归因于韩国自华进口的锂电等工业原料价格大涨。
十六、去年前11个月,现代汽车在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去年1月至11月,全球氢车共售出1.8457万辆,其中,现代汽车氢能SUV车型售出1.07万辆。据预测,现代“NEXO”和丰田“Mirai”氢能车即将登陆中国市场。中国和日本的整车企业将依靠政府投资追赶现代的领头羊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