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动态(中国与东盟国家)总第二十期20220324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高级咨询专家供稿
一、中国与东盟经济动态概述
(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助东盟经济复苏。协定正式生效后将取消对91%商品的关税,针对投资、知识产权和电子商务等贸易活动制定统一条规、扩大累计原产地规则的适用范围、简化通关程序、使贸易便捷化等,这一切都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印尼预计今年第一季核准RCEP。印尼橡胶、钢铁、化学产品、粮食、木材及矿产品的出口额将因RCEP而获得提振。
马来西亚认为RCEP将成为马国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催化剂,将让该国企业从中受益良多。3月18日RCEP对马生效实施。
越南认为RCEP将成为越南经济的新动力,有助越南企业增加销往海外市场的商品与服务、使越南更轻易融入区域及国际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同时吸引更多外资。柬埔寨欢迎RCEP,与中国的双边自贸协定也在今年1月1日生效,两国间的商品贸易多达90%将免关税。零关税或减低关税可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柬埔寨制造商的竞争力。老挝认为RCEP对促进区域自由贸易意义重大,在RCEP框架下,中老铁路更在促进贸易和对老挝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东南亚数字经济规模10年内破1万亿美元。东南亚正式迈入数字时代,该地区数字经济增长速度超预期,预计10年内整个东南亚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将高达1万亿美元。2021年末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达1780亿美元,2025年将增加到3600亿美元。东南亚电商市场的高速发展吸引了资本市场对本地区电商市场的投资。本地区上网人数超过4.4亿人,其中超过3.5亿人约占80%都是电商平台消费群体。
(三)2022年1-2月份,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136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比重14%。预计2022年东盟经济增长率为5.1%。
二、越南
(一)2022年前两个月越南农产品进出口额达14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其中出口额达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9%。进口额同比增长10%。美国继续成为越南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出口额达23亿美元,占越南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8.2%。中国、日本、韩国则位列第二至四位,对华出口额为13亿美元。
(二)越政府公布越南《2021-2030年面向2050年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战略的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越南农业GDP年均增速达2.5%-3%,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达5%-6%,农村居民收入较2020年提高2.5到3倍,农村贫困户比例平均每年下降1%到1.5%。力争到2050年越南发展成为拥有现代、高效、环保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全球主要农业大国之一。今后10年,越南将形成数字化农业产业。
(三)日本生物发电企业EREX集团拟在越南投资开发生物发电。日本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生物发电厂但缺乏原料,该公司希望能从越南进口,认为越南具有发展生物质发电的有利条件,能够生产满足日本工艺需要的生物质发电原料,是EREX拟在海外投资生物质发电的首个国家。据测算,越南每年生物质供应总量约为1.18亿吨,但开发利用率较低,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0.94%(522.27兆瓦),占全国商品电量的0.14%。
(四)疫情背景下,越南外贸仍然保持较高增长,但由外企主导出口和原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未改变。首先,近3年来,外企出口占越南外贸出口总额的七成以上。2021年越南外贸进出口总额6685亿美元,外企占69.6%。其次是原材料依赖进口。越南配套工业发展滞后,外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依赖进口。本土企业对原材料进口依赖更大,除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品需进口外,甚至农产品也需进口。比如进口腰果原料,加工后出口。三是对部分国家进口依存度较高。目前,越南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但主要还是从中国进口。2021年,越南自中国进口109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较上年增长30.4%。主要进口商品中,50%的手机及零部件自华进口;60%的面料和50%的纺织纤维自华进口;中国是最大的机械设备及零部件进口来源地。
(五)越媒称越南具备扩大吸收外资的潜力和优势。目前越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40位和东盟第4位。通信领域,越南移动电话生产出口居世界前列;电子领域,软件加工出口居世界第9位,电脑游戏加工出口居世界第6位;汽车生产领域,越南正在向电动车生产方向转变。预计到2030年,越南民众每年将购买100万辆汽车,电动车需求将上升。报道称,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选择在东盟投资,而越南吸收外资的潜力和优势日益突出。2021年,越南吸收外资协议金额达311.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2%。
(六)专家预测,2022年越南电子商务领域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势头。2021年,越南电子商务实现两位数增长,超半数民众选择网购,通过电子钱包实现商品结算的订单数量较2020年增长了10倍。据预测,2022年越南电商市场发展将出现以下趋势。一是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强,电商企业需进一步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二是非现金结算业务量将进一步增长。
(七)越媒称越南将成为新的全球生产中心。越南生产的商品特别是外资企业生产的商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2022年以来,越南部分原有大型外资项目陆续扩大投资。除三星、诺基亚、英特尔外,富士康、和硕科技、启碁科技等都宣布扩大对越投资。截至目前,韩国三星已累计对越投资180亿美元。三星销往全球的手机超过50%在越南生产。2021年耐克销往全球的商品51%在越南生产。阿迪达斯约40%的鞋制品在越南生产。
(八)越政府1月底颁布经济社会复苏和发展计划,目标是加快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营,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力争实现2021至2025年GDP年均增长6.5%-7%、城镇失业率低于4%的目标。《计划》提出了5组主要任务和措施:一是经济开放与提高医疗卫生、疫情防控能力投资相结合;二是确保社会民生和扶持就业;三是帮助企业、合作社、经营户恢复生产经营,减免各种税收;四是投资发展基础设施,力争早日建成一批高速公路、海港、边境口岸、工业区及电信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五是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和改善营商环境。
(九)中资企业投资建设的越南最大垃圾发电站将于3月并网运营。朔山垃圾发电站项目由中国天楹集团投资,投资额逾7万亿越南盾(约合3.1亿美元),日处理干垃圾4000吨。项目于2022年1月21日开始试运行,预计3月并入国家电网。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越南规模最大、发电功率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之一,每天可处理河内市6000吨垃圾总量的70%左右。
(十)外资机构普遍预测2022年越南经济增速将达7.5%。分析称,国内经济重新开放是越南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2021年,占越南GDP三分之一的国内消费严重萎缩。疫情前,国际旅游占越南GDP的8%,随着国际旅游逐步恢复,有望推动越南GDP增长至少3%。此外,财政刺激政策还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增速有望恢复至疫情前平均水平,实现10%的增长。制造业是越南经济的支柱型产业。2022年1月,外国订单数量大幅增长,创4年来新高,越南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随之上升。预计今年制造业增长将超出预期。外资有望实现持续流入,越南制造业发展长期向好。
三、马来西亚
(一)2021年首9个月马来西亚吸引外资同比增长51.5%。由于政府采取了有效的防疫措施,去年头9个月,马所吸引的投资额同比增长了51.5%至1778亿马币,主要涉及制造业、服务业。马去年1月至11月期间的贸易总额同比增长了24.6%,首次突破2万亿马币大关。
(二)马2021年经济增长3.4%;2022年预测增长5.4%,上行可达6%,下行则可达3.5%。马来西亚的出口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增长,可支撑今年的经济增长。RCEP也将支持以国内市场为导向和以出口为导向的商业活动的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对马制造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电子与电气领域,外资将成为马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经济复苏带动的消费活动,将支撑马国内经济增长。2022年预算、总值5300亿马币的振兴配套、第12个马来西亚发展计划等宏观经济政策,亦会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同时预测今年上半年的通胀仍将高企。员工工资下跌和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将导致更高的通胀水平。
(三)马政府将推出国家机器人技术蓝图。马总理宣布,政府将推出国家机器人技术蓝图(NRR),希望通过上述蓝图提高生产力,并降低对外籍劳工的依赖。2019年,马来西亚的机器人与劳工比例为55对1万人;政府希望在2030年将此比例提升至195对1万人。
(四)中国中铁马来西亚区域总部成立。中方表示,这将为中马经贸合作提供更多机遇。
(五)马总理伊斯迈尔沙必里宣布,马来西亚与泰国将重启“吉隆坡——曼谷高铁线”研究计划。这项计划是连接曼谷、吉隆坡与新加坡的高铁线,使旅客可从新加坡乘搭高铁直通中国昆明,最终形成完整的“泛亚高铁线”。
(六)马引进外资预计2022年领先东南亚其他国家。数据显示,2021年,马制造业和服务业引进的外资达2200亿令吉(约525.1亿美元)。马超过东南亚其他国家成为东南亚在引进外资方面最具吸引力的国家。有关报告指出,马政府制定的合理政策、推动有效且持续国内改革的决心、承诺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马来西亚的地位。马是该地区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EMDE)的所有 14 个项目中得分远高于平均水平,包括高经济效率、高素质劳动力和融入世界经济等项目。
四、新加坡
(一)新加坡2月制造业PMI达58.3 扩张速度东盟中最快。东盟制造业PMI指数在今年2月份达到52.5,略低于1月份的52.7。其中新加坡制造业PMI为58.3,取得有记录以来最快增速。其次是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缅甸制造业则持续萎缩。
(二)中国新加坡达成14项合作协定。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召开年度会议,签署14项谅解备忘录与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码经济和绿色发展等领域探索新合作机遇。合作协议中,既有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互联互通项目,也有区块链等数码化领域合作,以及在新中天津生态城打造“花园城市”等可持续发展项目。
(三)《凯德集团(CapitaLand Group)旗下的凯德地产公司与三菱地所株式会社成立合资公司,斥资15亿元人民币在苏州高新区开发新的商业园区。两家公司此前合作完成了新加坡杭州科技园三期等项目。项目将于2022年开始,预计2024年完工。园区位于苏州高新区的中央商业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尺,可满足高科技新经济领域的租户需求,如新一代资信和通讯科技、智能制造业和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药科学。
(四)新加坡胜科工业15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国风能太阳能资产组合。胜科集团表示,集团致力于到2025年实现集团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10吉瓦的目标。中国是集团业务从褐色(传统能源)向绿色转型的重要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再生能源市场,集团乐于在该市场扩大再生能源投资组合。
五、泰国
(一)泰国2021年互联网经济价值近万亿铢。由谷歌、淡马锡等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泰国2021年互联网经济预计价值300亿美元(约9840亿铢),同比增长51%;从2021-2025将年均增长17%,到2025年达到570亿美元。对泰国互联网经济贡献最大的分别是:电子商务210亿美元,在线媒体45亿美元,在线旅游28亿美元,交通和食品20亿美元。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继印尼之后第二大互联网经济市场。
(二)泰政府预测其2022年经济增长维持在 3.5-4.5%。泰今年的经济增长将受到需求增长、国内旅游业复苏、出口持续增长和公共投资增加的支持。以美元计算的商品出口额预计今年将增长4.9%,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预计将分别增长4.5%和3.8%。公共投资预计将增长4.6%。泰财政部预测,今年将接待700万人次的外国旅客。泰国在2019年的入境旅客人数接近4000万人次,2021年的入境旅客则仅为42万人次。
(三)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2021年招商引资总金额累计超过6400亿铢,其中FDI直接投资申请783个项目,日本为最大投资来源国。EEC(东部经济走廊)依旧是最受外资欢迎的投资目的地。目标产业引资工作表现突出,特别是电器和电子产品以及医疗产业。投资主要来源国包括了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金额依次是日本807.33亿铢,中国385.67亿铢,新加坡296.69亿铢。前5大投资领域分别是:电器和电子、医疗、石化、农业及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
(四)泰国去年FTA贸易额突破10万亿铢大关,涨幅24%,其中出口5.2万亿铢,涨幅19%,增长主要市场包括东盟国家、中国、印度、韩国和新西兰。与中国贸易涨幅25%。从出口商品类型看,涨幅最高的是大宗农产品、畜牧和水产类,出口总值累计达到191.74亿美元,涨幅29%。FTA出口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3.60%。
(五)泰国首批通过中老铁路运输的1000吨大米已运抵重庆,标志着泰国产品输华新通道的开通。泰农合部表示,通过中老铁路,泰国水果只需要1-2天即可运至四川,将极大推动泰农产品开拓中国内地以及中亚、中东、俄罗斯和欧洲市场。泰未来将鼓励业者通过铁路方式对华出口水果、兰花、橡胶、木薯、橄榄油、水产品和畜牧产品。
(六)华为协助泰国发展东盟数字中心。泰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与华为公司签署备忘录,华为将协助促进泰政府数字服务,推动部门间数据流动、提升云基础设施。同时,华为还将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公务员相关技能。华为泰国负责人表示,公司已与泰国本地十多个产业的300家合作伙伴提供了服务支持,公司将继续协助泰国部署云计算、推动泰国成为东盟数字中心,计划今年在泰国投资增至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