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年首访,中缅“金银大道”有前景!


莫道君行早,是处有亲朋。2020年1月中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了新年首访,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短短一天多时间,习近平出席了12场活动,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双方还发表了联合声明。此次访问达成了更紧密的双边关系,着力推动了更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建设,还为中缅“金银大道”规划了清晰的方向。


1

更紧密的双边关系——

中缅命运共同体“共建命运共同体”在两国领导人会谈和联合声明中都被多次提及。此前,习近平与昂山素季多次交流命运共同体这一话题,例如:2015年6月,昂山素季首次访华时,习近平说,中缅传统友谊历经风雨从未改变,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富,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2019年4月,昂山素季出席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习近平在会见她时说,中缅“胞波”情谊深厚,共饮一江水,是命运共同体。此次,习近平在同昂山素季举行的会谈中表示,双方决定共同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时代。至此,中缅命运共同体已成为继中柬命运共同体和中老命运共同体之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构建的第三个命运共同体。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看来,中缅命运共同体建立在双边关系互尊、互信、互助基础之上,也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具体展现。缅甸企业家梭摩昂表示,缅甸和中国一直以来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可以说是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将推动两国深化全方位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仍很突出。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缅命运共同体对于世界和平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更高质量的“一带一路”
如果将打造命运共同体比喻为建设“大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支撑这座“大厦”的梁柱,是实现命运共同体的路径。习近平同昂山素季会谈时,提出的未来中缅四个合作方向均与“一带一路”有关。在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带一路”相关内容也占到了近三分之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两国早已打好了深厚的基础。缅甸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积极响应者。缅甸较早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2017年5月,中缅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昂山素季连续参加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专门成立了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并亲任主席。中国长期保持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投资来源国地位。2019年,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情况下,中缅双边经贸额实现28.5%增长,其中缅甸商品对华出口同比增长42.8%。项目建设方面也是好消息不断。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建成7年来,不仅为中缅两国提供了稳定安全的能源供给,也造福了管道沿线的两国人民。蒙育瓦莱比塘铜矿项目2019年阴极铜产量达到12万吨。项目建设期内,中方每年为附近的33个村子投入100万美元用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社区帮扶项目。一年前,缅甸中央银行宣布增加人民币为官方结算货币,两国边贸支付和结算更为便利。人文领域,中国是缅甸最大外国游客来源国,每周150多架直飞航班来往于两国上空,较3年前增加7倍多;2019年,700多人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较2018年增加了100多人;中国多个非政府组织3年多来在缅开展“光明行”公益活动,为缅甸老百姓做白内障手术6000多例……

▲2019年8月27日,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揭牌。(图片来源:新华网)

3
怎样将中缅“金银大道”变成真金白银?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时表示,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缅两国人民就打通了贯穿川滇缅印的商贸通道,即南方丝绸之路,缅甸朋友称之为“金银大道”。今天的“一带一路”,就是新时代的中缅“金银大道”。
将中缅“金银大道”变成真金白银,需要扩大双边务实合作,进一步将一个个项目扎实推进。中缅联合声明中表示,双方同意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着力推进皎漂经济特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仰光新城三端支撑和公路铁路、电力能源等互联互通骨架建设。一个北起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至曼德勒,再分别延伸到仰光和皎漂,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人字形”大合作格局呼之欲出。要聚焦龙头项目,发挥好皎漂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一直备受中缅双方关注。2018年11月,双方签署框架协议。未来,中缅双方将成立深水港项目合资公司,开展深水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皎漂经济特区是缅甸规划中的三大特区之一,对缅甸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未来50年,港口和工业园的建设和运营预计将带来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为缅甸政府带来100多亿美元的累计税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双方还同意,将2020年确定为“中缅文化旅游年”,共同办好两国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加强教育、文化、旅游、宗教、媒体等社会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

▲ 2020年1月15日,“中缅之美 胞波之情”图片展在缅甸仰光开幕。(图片来源:新华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分析,通过此访,两国最高层面实现政策沟通,双方亦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而以“中缅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推动民心相通,也与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的目的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