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青:中日民间交流逐年扩大
近日,日本作家又吉直树的小说处女作《火花》中文版发布,该书的译者、旅日作家毛丹青与又吉直树在上海开展了两场对话活动,并与中国读者见面互动。对此,毛丹青说:“今年是我在日本的第30个年头,2002年策划大江健三郎访问莫言的家乡,今年实现又吉直树首次访华,这对我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翻译需要理解
《火花》讲述的是两位名不见经传的漫才艺人追求梦想的历程,该书在日本累计销量超过300万册,并在2015年荣获日本芥川文学奖。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是对文字的处理,更需要译者对两国文化的精准理解。“翻译最让人烦恼的是找不到对应的元素和语言。”毛丹青说。《火花》中讲述的“漫才”,类似于中国的“相声”,但是中国的字典上并没有这个词,毛丹青在翻译时直接使用了“漫才”二字。“日本的相声和中国的相声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国人说相声用两个麦克风,两个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而日本人的相声是两个人共用一个麦克风,两个人距离很近,还经常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肢体上的碰撞等。所以把‘漫才’翻译成‘相声’还是不妥,这些元素的差异是翻译的难点。”
民众逐渐亲和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毛丹青在日本生活了整整30年。谈到这些年的经历,毛丹青认为,最近10年间中日关系的变化最为明显,中日民间交流的广度逐年扩大。
在中国,很多读者早已读过《火花》日文版,而且他们能够对又吉直树的发言迅速做出反应。对此,毛丹青表示始料未及。“这说明日语作为一个文化元素开始在中国被消费。我了解到很多读者都是自学的日语,他们可以直接听懂日本原作家的话,从这个现象可以预测到未来日本书籍会在中国市场继续发展。”
小说《火花》中出现了众多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元素。毛丹青并不担心这些元素不被中国读者理解。他表示,在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等第一批日本作家的作品走进中国的年代,对于书中描写的一些物品,大部分中国人是存在隔阂的。但是现在的中国年轻人通过小说、电视早已对这些东西耳熟能详。“从这个角度来说,中日民众的亲和度远远超过了过去。”毛丹青说。
文化交流使者
旅居日本30年,毛丹青早已成为一位文化使者,通过自己的文字和故事使中国人更加了解日本。近年,日本文化元素在中国遍地开花,小说、电影、电视剧、动漫等被大量引进。对此,毛丹青认为目前日本对中国的了解和中国对日本的了解处于不对等的状态。
关于这种不对等,毛丹青指出,文化渗透不是投入金钱就可以开花结果,不能强求。中国文化想要走出去,可以尝试“借力打力”。对此,他解释说,又吉直树此次访华的所见所感,将来会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或电视节目影响到更多的日本民众。“通过又吉直树描绘的中国,让普通的日本民众发现属于自己的中国。这就是‘借力打力’。借你的力量,来构筑我的力量,然后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除了作家、译者的身份,毛丹青还是神户国际大学的教授。每年暑假,他都会带日本学生来中国,参观在中国的日本企业,让学生听日本企业驻华员工讲述在中国的故事。他说,他更相信在中国的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是真实的。
http://intl.ce.cn/sjjj/qy/201707/03/t20170703_239806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