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明:加强中韩两国智库交流,为建立东北亚共同安全机制出力献策
中国网6月2日讯 (记者 王琳) 由察哈尔学会与济州和平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主题为“中韩关系和公共外交:智库的作用”在济州岛举行。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出席本次论坛并且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察哈尔学会作为一家非官方的独立智库,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国际关系和公共外交领域的研究和开拓,半岛方向是学会的重点,为此专门成立了半岛问题研究中心,同韩国各类智库建立了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并通过在议政府举行一年一度的和平论坛等实质性地行动,为半岛和平和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积极筹谋划策,在中韩两国获得高度关注。
中韩建交今年迎来25周年,期间两国关系虽然有过小小的摩擦和风波,但都如杯中旋风,在两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波澜不惊,两国关系也一路高歌,突飞猛进,创造了国际关系发展的典范。但从去年开始,“萨德”问题就像冰棱一样楔入两国之间,导致双方关系从“历史上最好”跌落到谷底。
与此同时,从今年4月以来,围绕朝核问题,半岛局势高度紧张到了严重的地步,不少人认为到了战争的边缘,半岛和地区的和平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虽然现阶段有所缓和,但朝鲜仍然连续发射导弹,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制裁仍在加码。
东亚地区的经济活力得益于长期的和平
迄今为止,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这得益于这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和平环境,为了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更需要建立长效的安全机制,来维护长久的和平。
从世界止战维和的进程来看,第一种是绝对力量控制下的和平,例如古代强大的部族,近代强大的帝国。但这种和平时代恐怕不会重现。第二是相对力量均衡下的和平。如近代的欧洲,虽然常常被打破,但又常常重新建立起这种均衡,其实二战之后的欧洲也是这种均衡重建的过程,欧洲地域力量的划分,或者说是分割,仍能看到这种影子。而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在均衡对抗下的和平,增加了恐吓的成分,也被称为“威慑下的和平”。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体制的建立,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随着各种控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世界尽管小战、冲突不断,但最终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如今,这个体制需要完善。
第三是共同共享的和平。这是我们人类今后应该走的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尤其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发展,人类逐渐成为“你中有我、我只有你”的共同体,大规模的战争一旦爆发,几乎不会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智库应携手贡献前瞻性的公共产品
当前,朝核问题日趋严重,韩中围绕“萨德”问题的矛盾也亟待解决,东北亚的安全环境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而中美在半岛问题上达成了众多共识,韩国也度过了政局混乱期,成立了相对温和和具有弹性的新政府,半岛在迎来重大危机的同时,也面临建立新的安全机制乃至和平机制的机会。两国智库应该携手合作,面向未来,为建立包括半岛在内的东北亚共同共享的和平机制而贡献具有前瞻性的公共产品。为此,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1. 建立共同体意识,锁定共同共享安全目标,设立共同课题;
2. 实现思维和观念创新,摈弃冷战思维、阵营观念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摆脱地缘政治的惯行思维模式;
3. 建立透明、通畅的对话机制,确保对对方立场、战略以及政策的理解,避免误判。
4. 以中韩智库为中心,扩大同美日俄朝等其他智库的合作,以提供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包容性、多元化的产品。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7-06/04/content_40962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