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日貨逆襲,何不再學三十年?


2014年的春節隨著正月十五鞭炮的最后喧囂而結束,但是,羊年春節帶給人們的思考卻並未止步。據有關部門統計,春節10天出境游的人數達到519萬,其中涌向日本的游客就超過40萬人,相當於去年全年旅日人數的1/5,這意味著今年前往日本的中國游客將遠多於去年。這無疑是中日關系向好的佳音,說明民間交流正在快速恢復,“政冷經冷民更冷”的狀況正在得到扭轉。

與之相伴的卻是一個尷尬現象的出現,成群結隊的中國游客成為日本各大超市的闊綽掃客,擔當起拉動當地消費的有生力量,初步估算累計60億人民幣的消費多半用於購買“四大寶”:電飯鍋、馬桶蓋、電吹風和陶瓷刀。國人仿佛一夜回到日用消費品奇缺的改革開放初期,回到全民青睞“四大件”的30多年前。“中國制造”已名滿世界,中國產品已遍布全球,為何中國游客不厭其煩地從日本購買這類輕工業品?曾佔領中國市場的“日本制造”為何二次登陸?“日貨逆襲”甚至“出口轉內銷”,究竟是時光倒流還是時遷勢移?

表面上看,中國客狂掃日本確有匯率、價差和團費低等方面的刺激因素,也不排除部分跟風從眾的盲目消費,但從本質上說,這是正常而理性的消費行為和市場選擇,表明國人在實現一定程度的財富積累后,可以瀟洒地在世界各地隨意消費。具體到“日貨逆襲”這個維度深究,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是中國消費者在經歷初級工業品惡補后的消費升級,是眾多家庭邁進小康門檻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選擇日本產品暴露的殘酷現實是,“日本制造”的質量依然高過“中國制造”,“國貨當自強”的口號雖然鼓舞人心,但國貨依然沒有強大到壓倒洋貨特別是日貨的地步。至於部分標注“中國制造”卻依然從日本採買的“出口轉內銷”,更說明國內市場的品質與檢驗標准也敗於日本。沒有誰比消費者更有發言權,經過比較后的消費者更注重實惠。

改革開放30多年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歷程,見証了國人日用消費品選擇的三級跳。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隨著中日關系快速提升,大量日本資本、技術、企業、品牌乃至管理體系放量進入中國,國人首次享受到價廉物美、精致耐用的日本產品。大約十年前,“韓國制造”開始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逐步蠶食和奪佔“日本制造”的份額。日韓輕工產品的次第西進,催生大量中日、中韓合資企業,也培育了中國本土的現代制造業。“中國制造”最終借助人口紅利后來居上,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性價比,不僅陸續收復國內市場,並且在世界各地擊潰日本和韓國產品。

但是,消費是個過程,經過一定周期的消費體驗,日貨與韓貨的質量優勢明顯征服了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進而形成良好而穩定的口碑,這種對比不僅被筆者所歷十多國的見聞普遍驗証,如今也不幸被國人搶購日貨而集體背書。當然,此時的日本“四大寶”已非中國人曾熟悉的“四大件”,而是從理念到技術、從設計到材料、從工藝到性能都發生蝶變的新一代產品。一句話,當我們從價格、數量和基本功能等方面追上日本當年的產品時,日本制造又甩出我們好遠。這個尷尬的現實再次証明,制造業立國的日本絕非停止不前的競爭對手,而是一直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領先者。

跳出簡單的產品比較,我們應該冷靜地意識到,中日經濟依然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與把持尖端技術和高附加值的日本制造業相比,中國同行依然處於中低端位置。中國制造業追趕日本的步伐依然相當沉重,且不能停歇,特別是在日本重新重視制造業,甚至將部分企業回遷到本土的當下,這表明日本把核心工業設計和制造能力當做民族經濟和民族品牌的鎮國之寶。

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已接近日本的兩倍。但是,中國游客大量從日本回購鍋碗瓢盆類的日用消費品,印証了中日間經濟核心競爭力的差距依然不小。更何況,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日本在華企業暴利時代終結,加之投資分散化戰略選擇,日資、日企對中國的技術保留和封鎖必將有所加強。“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道理,日本人一樣很懂,僅看過去30多年的制造業進程,中國這個徒弟收獲固然不小,但日本師傅顯然技高一籌,不服不行。

一位日本企業家曾這樣說,日本向中國學習了一千多年,中國在改革開放后向日本才學習了30年,何不再學30年呢?

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5/n/2015/0307/c1003-2665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