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动态(韩国、日本)总第三十期20230307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高级咨询专家供稿


一、韩国


(一)韩政府订立今年出口6850亿美元目标,比去年底提出的目标多50亿美元。产业部表示,尽管出口环境因全球性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恶化,但政府将动用一切可用力量扶持出口。今年将为扶持出口项目投入1.5万亿韩元(人民币79.7亿元)预算,并提供362.5万亿韩元的贸易融资。此外,政府将强化半导体、显示器等支柱产业竞争力,助力核电站、军工等大型项目拿订单,并将农副产品、数字和生物健康产业培育成新兴出口动力。


(二)尹锡悦称将把生物保健产业培育成国家核心战略产业。尹表示,全球生物保健产业的市场规模达2600万亿韩元(人民币13.6万亿元),政府有必要集中力量对生物保健产业进行投资,实现医疗、卫生、护理服务的数字转型,从而抢占全球市场先机。


(三)韩国银行(央行)发布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提升至5%,并有望推动韩国今年经济增速上升0.3个百分点。出口方面,得利于中国经济重启,预计将从下半年起逐步增加。最先有起色的将是化工产品出口,智能手机、半导体等IT产品出口有望陆续复苏。旅游方面,中国访韩游客每增加100万人,就有望推高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0.08个百分点。央行同时指出,中国的中间产品国产化率相当高,中国经济可能以消费为中心复苏,加上全球需求低迷,这些利空因素恐将导致中国重新开放给韩国经济带来的效益不及过去均值。


(四)韩国2月出口同比降7.5% 。这是韩国出口额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韩国出口最主力产品芯片2月出口额同比大减42.5%,存储芯片价格触底。与此相反,汽车、石油制品、二次电池、一般机械的出口额增幅都有所增长。其中,对华出口额下滑24.2%,连跌9个月。对东盟出口减少16.1%,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分别增加16.2%和13.2%。


(五)韩中经贸高级别会议3月1日在首尔举行。这是两国时隔3年9个月举行高级别会议。双方一致认为,为促经济发展,经贸部门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韩方呼吁中方力保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稳定,并呼吁中方为韩中自贸协定(FTA)第二阶段谈判早日谈妥发挥积极作用。中方表示,中方将积极为在华韩企纾困解难、营造稳定的经营环境付出努力。


(六)韩拟加大对尖端产业、供应链核心领域外资的扶持力度。韩政府发表了今年的外资促进政策方向,主要包括:一是完善外资奖励制度,加强对尖端产业、供应链核心领域外资的财政、用地支援;二是以尖端、未来产业领域的100大核心企业为中心,组建专门团队进行定向招商;三是加强与外资企业交流,强化信息咨询与共享等服务,持续改善外资营商环境。


(七)韩政府宣布拟向航空宇宙、碳材料、量子技术、防卫产业、农食品新产业、碳中和-塑料、碳中和-水泥等领域提供81万亿韩元的资金支持。。


(八)三星、SK海力士进口美国半导体设备向中国投资将变得困难。计划对美投资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开始根据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申请补贴程序。与此同时,美方表示,在中国的韩国半导体企业今后将很难从美国进口半导体设备。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分别在西安和无锡、大连生产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NAND闪存。如果不能从美国进口设备,就无法转换先进工程,产品将失去竞争力。此前,美国对韩国企业的主力产品存储半导体没有设限。如果将此也纳入限制范围,韩国企业只能在美国或中国之间择其一。


(九)韩国拟到2030年将关键矿产对华依赖度降至50%。韩国力争把锂、钴、黑铅等资源的对华依赖度从目前的80%以上降至2030年的低于60%。目前,韩国进口氢氧化锂的80%、氢氧化钴的69%、天然黑铅的72%来自中国。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发海外矿产资源,政府将扩大在金融和税收方面的优惠,重新对海外资源开发投资项目提供税收抵免优惠,扩大损失补偿范围。


(十)韩政府制定“开拓生物健康新市场战略”。核心内容为推动超级新药研发工作,扩大医疗产业出口,进而跻身全球六大生物健康强国之列。政府将到2030年对国家新药研发项目提供2.2万亿韩元的资金支持。政府还计划大幅提升医疗设备的出口,将韩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医疗设备出口国家。为吸引更多海外患者来韩,政府计划将专门医治外籍患者的单位从去年的27家增至今年的50家以上,并放宽签证条件。


(十一)韩国央行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原先的1.7%下调至1.6%。央行下调增长预期是因为韩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


(十二)韩政府表示,今年将投入2233亿韩元(人民币11.9亿元)扶持元宇宙产业,包括对数字人、全息影像等沉浸式体验显示屏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投入、对医疗、教育、防务、产业、经济等各领域具有针对性的元宇宙平台的投入等。虽然元宇宙产业发展面临一些质疑声,但全球市场仍将其视为新动能产业。政府将积极支持国内元宇宙企业发展成为国际性企业。


(十三)贸易协会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若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全面反弹,对华依存度较高的韩国经济和出口形势有望好转。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届时有望提升0.16个百分点,出口总量将增长0.55个百分点,分别为今年韩国经济增速预期(1.6~1.7%)的10%、去年出口量增速(1.8%)的31%。


(十四)统计厅称,1月韩国芯片库存率为265.7%,这是1997年3月以后近26年来的最高值。芯片库存率高意味着供大于求。芯片是韩国主要出口品,芯片出口已连续7个月下滑。韩国出口和经济的前景堪忧。


(十五)疫情后韩商品在华遭冷遇。韩国贸协上海代表处发布的报告称,经历新冠疫情后,韩商品在华人气下滑。专家建议韩企进一步扩大线上营销渠道。上海代表处对中国十大城市的1部分消费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4.5%的受访者对韩国商品形象给予好评,35.5%的受访者评价不好不坏,10%给出差评。一线城市消费退潮明显。报告分析称,韩商品未能迎合疫情期间中国消费趋势的变化。中国消费者不买韩货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商品评价不好、国家形象、竞争力不足。贸协建议,韩企在化妆品、食品以外,向医药保健品、婴幼用品、厨具等品类扩展,同时在研发和包装设计上下功夫。


二、日本


(一)为实现日本经济在2023年的良性循环,日本政府提出应“确保工资上涨,使涨幅超过通胀率”。此外,岸田政府将加大对国内企业的投资,尤其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战略性领域。


(二)日本政府公布2023年度经济预测值,预测实际经济增长率为1.5%。实际GDP金额将达到558.5万亿日元(人民币29万亿元)。日本的经济增长将超过美欧。日媒体称,政府的看法可能过于乐观。民间智库的平均预测值为1.0%。私营部门的需求将推动2023财年的经济增长。私人消费占日本经济的一半以上,预计在工资上涨的影响下,2023财年日本私人消费将增长2.2%。此外,2023财年,日本企业投资预计将增加5%,出口和进口将分别增长2.4%和2.5%。


(三)日本将完善制度吸引外国人才,为高级人才留日工作简化条件。将出台“特别高度人才制度”,以年收入2000万日元(人民币102万元)以上并拥有硕士学位等简化条件批准外国高端人才留日工作,并设优惠待遇措施。


(四)半导体出口管制将对日本企业造成打击。日本与美国、荷兰开展半导体相关产品对华出口管制,将使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出口受到严重限制。日本在这一领域拥有优势,全球销售额前15名中占据7席,中国是主要购买方之一。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必然打击日本相关企业。